生物技术(微生物方向)主干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总学时90,讲课学时:60,实验学时:30。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一门主要是运用化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也结合其它学科的原理与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生物化学以生物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体物质组成、化学变化(代谢)及其调节,以及它们与机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总学时36。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示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核酸/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功能、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知识。使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为后续课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总学时80,讲课学时:50,实验学时:30。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化学、遗传变异、进化与分类和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理论课共10章,内容包括:绪论,原核生物的结构、功能,真核微生物的结构、功能,病毒,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微生物代谢,微生物生长与控制,微生物遗传与变异(自学为主),微生物生态,微生物分类鉴定与多样性(自学为主)等。实验课包括:显微镜及其使用,无菌操作技术,不同微生物的染色与观察技术,培养基配制技术,灭菌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接种技术,微生物生长测定技术,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等。在教学中,在注重加强基础的同时,力求反应微生物学科的最新水平,并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尤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总学时46,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16。
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现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序列收集与储存、序列的对位排列、序列数据库相似性搜索、基因预测、蛋白质序列分析、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数据库搜索、序列比对、蛋白质序列分析及基因预测、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一些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内容的计算机解决方法。
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总学时70,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30。
基因工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我们ok138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2002年建立学院就拥有了第一届199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2003年基因工程被学校评为校级优质课,并编写了《基因工程实验指导》使用教材,2008年基因工程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教学院长余丽芸教授的带领下,在基因工程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各项工作,每年不断更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基因工程课程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每届的教学任务,并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基因工程》课程已成为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核心专业课,其内容为生命科学的相关主干课程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基因工程酶学、基因工程载体、载体构建策略、基因文库的构建、遗传转化、DNA测序等技术的原理及这些技术的应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真菌基因工程、昆虫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和途径工程。
《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内容主要是结合研究生的基因工程疫苗制备的课题而安排的相关实验,以DNA重组技术为主线,强调实验方法的经典性、实用性。实验内容涉及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包括DNA的PCR扩增、凝胶电泳、DNA重组、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及阳性克隆的筛选、质粒的提取、酶切及回收、阳性克隆的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等综合性实验。整个实验基本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入理解基因工程原理、掌握基因工程常用的实验方法,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另外给学生介绍近几年的生物类各类奖项的内容及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性研究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
细胞工程 Cell Engineering:总学时70,讲课学时:50,实验学时:20。
细胞工程是近四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通过在亚细胞、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不同水平上进行实验操作,获得重构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个体,创造优良品种和产品的综合性生物工程。它是以细胞学为理论依据,在生理、生化、形态、胚胎、微生物、遗传、病理等多学科领域里发展,现在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和研究技术。细胞工程是当代生命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代生物技术产业化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蛋白质工程 Protein Engineering:总学时36。
蛋白质工程为30学时,1.5学分,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设置。
蛋白质工程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蛋白质晶体学、蛋白质动力学、蛋白质化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工程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设计和预测,通过基因重组或其它手段改造或创造蛋白质。从广义上来说,蛋白质工程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改造蛋白质或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蛋白质。该学科在制药、化工、农业和环保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酵工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总学时60,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20。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业发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微生物代谢调节与发酵的基作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培养、工业发酵培养基及原料的预处理、发酵过程参数及污染的控制。按发酵过程的典型流程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强调对发酵过程共性规律的掌握,为今后从事发酵工程有关的科研和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生物技术(食用菌方向)主干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总学时90,讲课学时:60,实验学时:30。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一门主要是运用化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也结合其它学科的原理与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生物化学以生物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体物质组成、化学变化(代谢)及其调节,以及它们与机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总学时36。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示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核酸/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功能、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知识。使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为后续课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总学时80,讲课学时:50,实验学时:30。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化学、遗传变异、进化与分类和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理论课共10章,内容包括:绪论,原核生物的结构、功能,真核微生物的结构、功能,病毒,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微生物代谢,微生物生长与控制,微生物遗传与变异(自学为主),微生物生态,微生物分类鉴定与多样性(自学为主)等。实验课包括:显微镜及其使用,无菌操作技术,不同微生物的染色与观察技术,培养基配制技术,灭菌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接种技术,微生物生长测定技术,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等。在教学中,在注重加强基础的同时,力求反应微生物学科的最新水平,并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尤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总学时46,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16。
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现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序列收集与储存、序列的对位排列、序列数据库相似性搜索、基因预测、蛋白质序列分析、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数据库搜索、序列比对、蛋白质序列分析及基因预测、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一些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内容的计算机解决方法。
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总学时70,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30。
基因工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我们ok138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2002年建立学院就拥有了第一届199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2003年基因工程被学校评为校级优质课,并编写了《基因工程实验指导》使用教材,2008年基因工程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教学院长余丽芸教授的带领下,在基因工程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各项工作,每年不断更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基因工程课程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每届的教学任务,并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基因工程》课程已成为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核心专业课,其内容为生命科学的相关主干课程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基因工程酶学、基因工程载体、载体构建策略、基因文库的构建、遗传转化、DNA测序等技术的原理及这些技术的应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真菌基因工程、昆虫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和途径工程。
《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内容主要是结合研究生的基因工程疫苗制备的课题而安排的相关实验,以DNA重组技术为主线,强调实验方法的经典性、实用性。实验内容涉及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包括DNA的PCR扩增、凝胶电泳、DNA重组、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及阳性克隆的筛选、质粒的提取、酶切及回收、阳性克隆的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等综合性实验。整个实验基本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入理解基因工程原理、掌握基因工程常用的实验方法,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另外给学生介绍近几年的生物类各类奖项的内容及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性研究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
发酵工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总学时60,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20。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业发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微生物代谢调节与发酵的基作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培养、工业发酵培养基及原料的预处理、发酵过程参数及污染的控制。按发酵过程的典型流程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强调对发酵过程共性规律的掌握,为今后从事发酵工程有关的科研和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真菌学概论Mycology:总学时50,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20。
真菌学概论是生物技术(食用菌方向)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真菌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真菌生长繁殖及毒素形成的基本规律,能够应用真菌的基本理论和生长特征,对真菌分类进行初步了解,掌握木腐真菌和草腐真菌常见物种特征,解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污染菌的识别与防治途径,同时为食用菌分类学奠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真菌的营养体、生长生殖、孢子和释放、传播、休眠;真菌的毒素的形成及系统进化及真菌的分类学。按真菌学分类掌握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及半知菌类真菌主要鉴定特征,为今后开展食用菌栽培学、野生蘑菇资源调查及病虫害防治打下良好基础。
食用菌栽培学EdibleMushroomCultivation:总学时50,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20。
食用菌栽培学是生物技术(食用菌方向)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理生态特征,野生食用菌有毒蘑菇的识别,常见木腐菌和草腐菌栽培技术特点。能够应用食用菌对营养、理化环境因子的需求规律在食用菌栽培过程各阶段综合应用,解决食用菌栽培产业化、工厂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规律及有毒蘑菇的识别、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草菇和鸡腿菇栽培技术,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按食用菌栽培的工艺流程按食用菌菌种制作、原料准备、食用菌发菌、食用菌出菇管理及食用菌采收等过程。本课程注重实践环节训练,为食用菌产业化、工厂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食用菌加工技术EdibleFungusProcessingTechnology:总学时30,讲课学时:30
食用菌加工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食用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弄清楚食用菌生产的基本流程。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课程教学学会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和保鲜加工技术,初步具备在食用菌领域科研或创业的能力。